动态新闻
项目

跃动的音符:厐壔新作展

中间美术馆展览及公教项目
中间展览预告 | 跃动的音符:厐壔新作展,7月14日开幕

“1956年开始探索抽象性绘画,不久反右运动开始而被迫停止,已全部遗失。现在展出的作品多数是为了收集素材,以完成有关任命绘画任务;以及教色彩时与学生同画的写生作品。1981画“漓江行”之二,只不过取象鼻山的局部,色彩变调,未料会多次遭美术界领导批评,认为是抽象画,此时对于我,已非23岁时,不再害怕也不想后退,决意认真地探索下去。”——厐壔

跃动的音符:厐壔新作展
开幕式 | 2018年7月14日上午10:30
展览日期 | 2018年7月14日-11月11日
地址 | 中间美术馆,北京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
时间 | 周三至周五11:00-18:00,周六、日10:00-18:00

自2017年1月以来,中间美术馆开启了重访中国现当代艺术历史现场的系列展览与活动。“跃动的音符:厐壔新作展”是该系列展的第三展。展览以艺术家厐壔(曾用名庞涛)先生自2017年以来创作的纸本新作为引,借助作品中所涵盖的艺术问题,牵引出她自“新时期”以来至今各个阶段的主要创作。这些作品跨越了她近40年的创作生涯,辐射出多条创作线索;展览另以早期作品与珍贵的文献手稿阐发了相关的思考。通过厐壔先生的个案研究,我们再次运用“一体化”的视角来思考“国家变革”这个大框架内艺术与政治互动的多重轨迹。

厐壔生于1934年,在“文革”后已届中年,接着在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一个自由创作的时空,进入了创作的活跃期。她的艺术教育启蒙来源于家庭。父亲厐薰琹、母亲丘堤,均是解放前活跃于3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潮流之中的艺术家。1949年,厐壔考入杭州美专,学习两年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直至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随着“文革”结束,数十年奉现实主义为圭臬的美院艺术教育和创作打破了单一的局面,重获生机。此时,新中国成立后受教育的一代艺术家,以及比他们更年长的艺术家和理论家,批判“文革”艺术模式,打破文化专制主义,推介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与思潮,开辟艺术争论争鸣的空间,推动艺术多元化的局面,为新一代艺术家的集体登台修桥铺路。在同一个受意识形态牵引的时空中,青年一代艺术家持叛逆与激进的态度,与已有的秩序充满了强烈的冲突感,直接或间接地促成和加剧了80年代不同艺术力量的分裂。

此时的厐壔,在将形式与语言从政治内容中解放出来的艺术新风中,对现代绘画作出了更深入的试探。她在短时间内陆续开启了多条艺术创作的线索:在画面上颠覆惯常的构图习惯;对自然风景进行概括性和图案化的处理;对色彩问题展开大胆而深入的摸索;对中国传统文化予以借鉴与再创造;对于艺术材料进行科学分析与钻研以及尝试运用综合材料。这些从对艺术本身的思考中延伸出来的实践,既是个人的,也是与时代紧密关联的。对于“新时期”的艺术家们渴望回到艺术自身和形式探索的强烈诉求,她感同身受。而在进入这些问题时,她又夹带着个人家庭在童年时期给予她的现代主义艺术经验、深厚的修养和精神气质。作为艺术家,在80年代这个变革时期中,她是中年一代的翘楚。

“因为家庭的影响,自幼接触西方现代艺术,同时耳濡目染接触到中国历代艺术。1984年到巴黎一年,几乎全部时间都在参观巴黎及欧洲各国的大小博物馆,自史前看到最前卫的艺术,受益匪浅。艺术探寻离不开个人的经历、学识、文化积累和熟悉的文化渊源。”——厐壔厐壔在80年代为自己开拓了广阔的艺术空间。但在视观念和创新为要义的大变革时代,厐壔对于艺术本身的深究并没有立即得到广泛的认同。相反,她的实践既没有进入新潮美术所标榜的现代派之列,也不被学院和体制内相对保守的力量所理解。当时开始活跃于艺术界的新一代批评家和理论家,将注意力聚焦于青年一代艺术家所推出的各种新观念、新形式和新话语,无暇顾及中年艺术家在艺术内部和针对艺术本身所开展的悄然变法。厐壔的艺术实践也因此而脱离于当时普遍流于表面和言论的现代主义实践。她在自己的领地上默默耕耘,续接了解放前后两代艺术家所建立的复杂而丰富的现代主义脉络,深耕其中,收获颇丰。从80年代初以来,厐壔的作品中出现了数次绽放,绚烂而持久。如今,耄耋之年的厐壔先生还保持着创作的活

“我不到三岁就曾经历了恐怖的战乱,之后也历经无数的磨难,一切都是如此之不堪回首。原本企盼21世纪更进步、更和谐、更文明,万没有想到竟然由911开始了一系列的恐怖、灾难和危机,许多无辜的人被夺去生命。911表明所有灾难都会更惨烈地重演,我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画了《致哀于无辜的魂灵》系列。2008年汶川大地震,久违地连续报道人性美好的一面,看到许多舍己为人的动人事迹,于是创作了《希望》、《挡不住的光》等作品,亦不失希望,但愿“希望”不会失望。”              ——厐壔

该展览由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担任策展人,艺术家林延与刘鼎任展览顾问。此次展览紧扣厐壔先生的艺术创作生涯,细观其艺术的语言,并由此出发,组织、编排作品。展览在不同的空间中呈现其在创作中所涉及的多重艺术问题,在作品与作品、问题与问题之间建立有机的连接,整体地再现厐壔先生的艺术造诣,同时映射出她所处的历史空间及其内在的肌理。关于艺术家厐壔,1934年出生于上海,随父姓并从古法,姓“厐”;名随母,取“土”旁,择古僻字“壔”。虽从简体字以“庞涛”为名已久,但晚年乐复原名,以“厐壔”行。厐壔自幼随父母厐薰琹、丘堤习画,又先后在杭州国立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专业艺术教育,后分别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油画系教授直至退休。

关于策展人卢迎华是墨尔本大学艺术史博士候选人,现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她毕业于瑞典伦德大学马尔默艺术学院的批评研究的硕士课程。她是 frieze艺术杂志特邀编辑。2012年她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评委,也是2017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菲律宾国家馆的评委会成员。2012年,她担任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2013年,她担任意大利Museion美术馆客座策展人,并获得泰特美术馆研究中心亚太计划的首个特邀研究学者奖金。她于2012年至2015年担任深圳OCAT艺术总监及首席策展人。她也是2017年美国艺术史研究机构协会(ARIAH)首届“东亚学者奖”的四位获奖者之一。 

关于北京中间美术馆北京中间美术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的西端,其前身成立于2008年,2011年经北京市民政局注册为民营美术公益机构。自2017年初,中间美术馆开展了一系列以认识自己为出发点的工作。我们不断回到本土的艺术史和思想史的现场中,在立体的时空变动中寻找仍然在我们今天发挥着影响的意识线索、语言逻辑和艺术观念。我们一直坚持面向中国问题和现场,寻找合适的方法,在将今天的我们视为历史的/亚洲的/全球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探寻艺术内部的演变轨迹。我们关注在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关联性而不是封闭性中浮现的批判视角,既持续地反观自身,也与全球前沿的艺术实践进行持续的对话。
厐壔,窗外,1947年,纸本水彩,27×31厘米
厐壔,色阶的变化-黄调之一,2017年,纸本水粉、丝网印刷,134×262厘米
厐壔,桂林行之二,1980年,纸板油画,52×52厘米
厐壔,致哀于无辜的魂灵No.2,2004年,布面丙烯,170×200厘米
厐壔,宝藏,1986年,布面油画,180×165厘米
厐壔,青铜的启示―B20,1990年,布面油画,180×15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