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项目

“中国作为问题”系列演讲(3)《复得的与复失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中间美术馆展览及公教项目

“中国作为问题”系列演讲 | 戴锦华:《复得的与复失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关于“中国作为问题”系列演讲


中间美术馆自2017年初开展了一系列以认识自己为出发点的工作。我们不断回到本土的艺术史和思想史的现场中,在立体的时空变动中寻找仍然在我们今天发挥着影响的意识线索、语言逻辑和艺术观念。我们一直坚持面向中国问题和现场,寻找合适的方法。在将今天的我们视为历史的/亚洲的/全球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探寻艺术内部的演变轨迹。


长期以来,在艺术领域里,大家都倾向于去向往、学习和借鉴欧洲与北美的艺术、艺术史叙述、文艺理论、机构实践和艺术体制的塑造,以此做为有效的参照和普遍经验。而在当下美术馆的机构实践中,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明星艺术家、策展人或在欧美语境中生效的实践方式,并毫无保留地奉为经典,也是一个愈加普遍的现象。


人们对于看自己和深入自身问题的讨论兴趣不大,对于内在张力的塑造也显得缺乏信心和方法。甚至在面对梳理自身历史的工作时,有的只是陌生感和无知的傲慢。中间美术馆在这个背景中开展的工作,既是勾描差异、回返自身,也是一种号召和动员,期望带动艺术行业的主动性和纵深的观察,持续辨识我们当下工作的历史上下文和政治处境。


以这一工作为基础,今天,我们决定明确把 “中国作为问题”在原“临时会议”项目的基础上作为一个议题提出。“中国作为问题”是内在于我们所有工作的一个出发点。这不是一种国家主义的视角或者国/族想象驱使下的野心。我们提出这个议题,一方面是从实践的具体性出发,因为中国就是我们实践的所在地和大背景,是我们的肉身和现实;一方面也是针对于国内、国际的同行过于轻视中国的问题和在中国产生的思考和实践而提出的。那种在全球话语中浮现的历史平面化和文化相对主义的狂欢与幻想,是我们要质疑和批判的对象。


带着这种对于自身的再想象和历史化的诉求,2018年初,我们发起了集写作、演讲和出版为一体的“临时会议”项目。这一项目提出将我们的当下作为一个持续对话和辨认的对象,在动态中反复观看艺术行业内部和外部正在生长和变化的趋势,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激发艺术和文化生产领域中直面于现实的动作和讨论。在过去的几期项目呈现中,我们邀请了艺术界活跃的研究者和年轻同行加入进来,分享他们实践的成果。现在,我们决定更为明确地提出我们的诉求,将“中国作为问题”作为这一项目的升级版本呈现,在延续对现实中涌动的思考和实践的关注的同时,也将其背景和在历史与当下中的位置提炼出来。


“中国作为问题”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镜像,它不对那些投机在强势的国家主义图谱中的动作说话;也不是在研究国内问题上拒绝域外理论的另一种偏狭倾向。“中国作为问题”是我们实践的土壤、视域和最终需要挑战的边界,是在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关联性而不是封闭性中浮现的批判视角。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演讲、展览和出版中,邀请来自艺术界和知识界的学者和研究者加入进来,共同展开对于这一议题的争辩和讨论,也就此议题向艺术界、学术界的同行再次发出号召和邀请。

“中国作为问题”系列演讲(3)
《复得的与复失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戴锦华
7月1日(星期日)14:00-16:00 


20世纪无疑是中国社会经历激变、中华文明历经蜕变的年代。本讲座拟从历史叙述的惯例与修辞:“断裂”和“绵延”切入,讨论20世纪、乃至21世纪中国现代史叙述的文化症候:断裂与缺失,记忆与失忆,谵妄与失语,讨论此间的历史记忆的丧失与修复,探究我们历史记忆的复得与复失间社会进程与文化困境,进而思考文化记忆与历史叙事的路径及可能。


戴锦华,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开设《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性别与书写》等数十门课程。曾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访问。专著10余部。专著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和韩文出版。代表作:《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

戴锦华
《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 编著:苏伟、杨天歌、冯兮
《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 编著:苏伟、杨天歌、冯兮
《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 编著:苏伟、杨天歌、冯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