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项目

临时会议 · 现场2

中间美术馆展览及公教项目
“临时会议”是北京中间美术馆学术部发起的一个集写作、演讲和出版为一体的项目。发起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将我们的当下作为一个持续对话和辨认的对象,在动态中反复观看艺术行业内部和外部正在生长和变化的趋势。出于对当下的复杂性与不断传递出的紧迫与焦虑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激发艺术和文化生产领域中直面于现实的动作和讨论。“临时会议”向在各自实践领域保持真诚和立体的工作的文化实践者发出邀请,对在政治话语流变和时代框架的明暗交错处展开的工作保持关注,也对那些时而动摇的立场和难以经受思想与实践检验的讨论保持警惕。这个项目将以松散的形式发生,不定期地邀请艺术和文化领域活跃的创作者、年轻的写作者和研究者来到中间美术馆,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实践。

临时会议 · 现场2  | 2018年6月9日(周六)系列演讲

▲  13:30 - 14:30“破坏偶像主义”的内涵:谈跨文化的艺术史方法论
演讲人:何波娜(Birgit Hopfener)
语言:英文
中文翻译:许小凡

在讲座中,演讲者将从跨文化的角度,透过艺术史和认识论的观点来审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破坏偶像主义” 创作。为了阐明“破坏偶像主义”多重和复杂的含义,我建议将他们的作品与佛教禅宗中的“反对偶像崇拜”概念与新前卫(Neo-Avant-garde)观念中对偶像的破坏与反对结合起来观看。后者在“全球流浪者”与激浪派艺术家白南准等人的艺术中展现,而他正是受美国艺术家约翰·凯奇与其导师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启发,将创作与禅宗结合。 
何波娜,艺术史学家、汉学家;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艺术史系副教授。 

▲  14:40 - 15:40再思“无名画会”
演讲人:盛葳 

作为出现于一个上世纪70年代的民间画会,“无名画会”在新世纪被屡屡重提,其意义在于,重新检讨和书写中国的前卫艺术历史。这一目的不仅关涉到“无名画会”本身及其历史,同时也关系到今天我们如何重新理解过去及其成因。由于“无名画会”的再发现,中国前卫艺术的历史被推到“星星画会”之前,甚至到60年代。这让前卫艺术本身被再次界定和重塑。一方面,它强化了80年代前卫艺术与民国现代艺术的断裂,另一方面,它被先验合法地续接到从“星星画会”到“’85新潮”美术运动历史之前,成为中国前卫艺术的源头。然而,这个结果依然需要被反思,这正是重提“无名画会”的意义之所在。 

盛葳,美术史博士,《美术》杂志副主编。

 ▲  15:50 – 16:50艺术史的多元叙述
演讲人:吴蔚 

近年来,艺术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批评与危机,这一方面源自不断开放的边界对“艺术”的定义和阐释难度加大,跨学科对话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是由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引发的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省批判所致。大数据网络的形成与认知发展的剧变,让人们对历史与传统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对史学环境的封闭性做出反思,一些学者开始试图对艺术史重新定位。“图像”“符号性”“图像性”,乃至“视觉转向”等一直是西方艺术史研究与写作的核心概念,在形式主义和泛文化意义上,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在孤立的作品与时代语境之间摇摆,其意义也在独立学科的价值与作为文化史或思想史的分支之间徘徊。艺术史研究如何从多样性、分裂性和关联性之中寻求共识,突破自身研究框架的限制,使其理论、方法和问题意识与时俱进,已成为紧迫议题。从浅析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奥托·帕希特、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学家的史观与方法着手,本次讲座希望抛砖引玉,重新思考当今艺术的史学基础与思想话语,并进一步讨论全球化对当代艺术实践的语言、制度、环境、观众和艺术史写作的影响。 

吴蔚,艺评人,《公共艺术》杂志副主编,曾任《艺术当代》杂志策划编辑。 

活动免费!
邮件报名:请将报名信息:姓名、人数、联系方式等,于2018年6月8日之前发送至info@ioam.org.cn 
致电报名:010-62730230
我们将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您确认报名信息,请注意查收邮件及来电信息!